[一起旅行 ‧ 20171002 ‧ 海風琴]
雖然是兩人一起旅行,還是需要一些獨處時刻。離開克羅埃西亞札達爾(Zadar)那天早晨,我提早梳洗完畢,散步到離民宿不遠的海風琴(Sea Organ),與昨天夕陽時分萬頭鑽動的熱鬧景象相較,清晨的海風琴更能讓人靜心欣賞亞德里海之美。比起和B先生一起旅行時的嘰嘰喳喳與說不完的垃圾話,獨自坐在海風琴的階梯上,看小魚在清澈海水中優游,遠方的漁夫辛勤撒網,天空偶爾飛過幾隻海鷗,配上時而拔高時而低沉,渾厚的海濤之音,又是另一種旅行的快意。
二戰後,札達爾開始重建工作,卻因規模龐大、時間緊湊、規劃雜亂,讓原本美麗的海濱豎起混凝土牆。後來官方決定重新設計城市海岸,2005年完工的海風琴是項目的一部分,由克羅埃西亞知名建築師Nikola Bašić設計,在海濱素樸的白色台階下,埋藏35根聚乙烯管與共振器,每當浪花拍岸,湧入管內的海水擠壓空氣,進入風箱,就會發出管風琴般的聲音。
住在海邊的民眾,起初不太喜歡這個公共藝術,認為海風琴24小時不停歇,不僅干擾生活,晚上聽還有點詭異,漁夫則擔心樂音會把魚群嚇跑。但隨著海風琴名氣大增,加上被導演希區考克封為「世界最美」的札達爾夕陽,專程來這裡欣賞海風琴看夕陽的遊客愈來愈多,帶動當地經濟,原本反對的民眾也轉為支持。
在海邊閒坐半小時,我慢慢走回民宿跟B先生會合。海邊遊客開始多起來,但無論聽眾多寡,晨昏晴雨,大自然總是即興創作獨一無二的樂音。
#世足冠軍賽
#已準備好啤酒與大量零食為克羅埃西亞加油